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75节 (第1/2页)
日暮之时,参加殿试的贡士们都悉数交卷,然后从东角门离开。 交完卷子的贡士等在皇极殿外,由礼部的官员领他们出宫。 有贡士发现傅闻宵并不在这里,眼看着礼部的官员要领他们出宫,有人道:“这位大人,会元郎还未出来。” 引路的官员神色不变,说道:“会元郎已经从另一处地方出宫。” 闻言,在场的贡士俱是一愣,面露疑惑之色。 好端端的,为何傅闻宵不同他们一起出宫,反而走另一处?不会是发生什么事了吧? 众人心里不禁担忧起来,除了为傅闻宵担忧外,也生怕殿试有什么变化。 汪举人心中了然。 估计傅贤弟还没出宫罢,能在这种地方将他带走的,除了那位圣人,也没其他人了。 - 一名宫人领着傅闻宵来到养心殿那边。 刚到养心殿前,便见皇宫的总管太监李茂已经等在殿前,见到傅闻宵就笑着迎过来。 “傅世子,您来啦。”李茂笑容温和不失亲切,“圣人在里头等你呢。” 傅闻宵的目光落到他身上,说道:“李总管,在下如今只是一名举人。” “傅世子说笑了。”李茂脸上的笑容不变,“您在咱家心里,一直都是镇国公府的世子。” 听到这话,引路的太监的腰又弯低了些。 殿前守着的禁军侍卫目不斜视,唯有眼睛微微动了下。 傅闻宵定定地看李茂,然后撩起衣摆,进入养心殿。 进来后,他一眼便看到坐在那里抚摸着一个玉匣的帝王。 时隔六年,这位帝王看起来越发的苍老,脸上的皱纹比六年前更多,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。 傅闻宵只看一眼,便抬步上前行跪礼。 “见过圣人。” 老皇帝垂眸看着跪在下方的年轻人,那张苍老的面容浮现一种无人能懂的情绪。 殿内静悄悄的,无人敢抬头直视圣颜。 也无人看到此时老皇帝的神色。 “逍儿。”老皇帝的声音响起,似乎带了几分伤感,“这么久不见,你都不愿意叫舅舅了吗?” 傅闻宵抬起头,直视老皇帝,叫道:“舅舅。” 老皇帝高兴地起身去扶他,“好孩子,起来罢。” 老皇帝让人给他赐坐,一双浑浊的眼睛打量他,说道:“逍儿,这贡士服穿在你身上真好看,不愧是朕养出来的孩子。” 傅闻宵微微一笑,“若无舅舅多年来的教导,臣也走不到今日。” 老皇帝不禁朗笑出声。 听到老皇帝的笑声,殿内伺候的宫人暗暗松口气。 李茂在心里轻叹一声,果然只有傅世子能让圣人如此高兴,除了国师炼出来的仙丹,估计也只有傅世子有这本事了。 老皇帝兴致勃勃地问傅闻宵科举的事,然后又询问他的身体。 “臣的身体已经好了。”傅闻宵道,“多亏奶娘一直为臣奔波,到处寻医问药,经过几年,总算治好。” 老皇帝很是高兴,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然后又有些伤感地说,“这些年,你不在,朕做什么都不方便,方璧鹤虽然不错,到底不如你有能力,压不住那些……” 傅闻宵低头道:“是臣的错。” 老皇帝拍拍他的手,“哪是你的错?当年朕也没想到,贤妃如此狼子野心,居然要害你……” 说起被关在冷宫里的贤妃时,老皇帝满脸厌恶之色。 傅闻宵垂首不语。 李茂听到老皇帝的话,知道冷宫里的贤妃又要倒霉。 当年因为八皇子进宫求情,整整跪了三日,贤妃方得以保住性命,不过这几年,她在冷宫里备受磋磨,据说已经疯了。 他暗暗摇头,当年傅世子中毒一事,主谋虽是贤妃,掺和这事的人可不少,若不然以傅世子的警惕性,哪能让贤妃得逞? 至于圣人是什么想法,无人知晓。 老皇帝拉着傅闻宵说了很多话,兴致高昂,仿佛要弥补这几年的空缺。 直到李茂见天色暗下来,过来提醒:“圣人,天色不早,傅世子该出宫了。” 傅闻宵尚未恢复身份,在世人眼里,他只是一名来自南郡省的举人,不好一直待在宫里,若是传出去不好。 特别是殿试刚结束,这种敏感时期,更不能让傅闻宵留在宫中过夜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