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21节 (第2/2页)
死讯传来时,不知多少人对傅家落井下石,如今看到他,明明心里恨不得将他打压下去,却又不敢随便动手,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哩……” 就像他去年的院试时,在贡院看到傅世子时的心情。 宁愿自己没有认出他才好。 打压?那是不存在的,反而还要担心若是对他动手,会不会被他反手弄倒,反倒丢了乌纱帽。 ** 陪莫夫人闲聊会儿,莫玉婵拉着郁离去她的闺房。 她将珍藏的一叠话本找出来,郑重地说:“离娘,这是我珍藏的话本,有各地流行的,也有京城那边送过来的,都是我觉得好看的,等会儿你拿回去看罢。” 郁离说了一声谢谢,“等我看完再还给你。” “不用啦。”莫玉婵摆手,“等你看完,估计我也不在这边了。” 郁离不解,“怎么了?” 莫玉婵坐下来,喝了口蜜水,有些失落地说:“年底我就要回京,准备成亲之事……” 莫玉婵在十三岁时就已经定亲。 定亲后,她随着父亲上任,来到南郡省这边。 今年莫学政的任期已满,年底便要回京,正好也回去商议女儿的婚事,明年莫玉婵就要出阁。 郁离呆了下,看向莫玉婵,尔后反应过来,古代的男女成亲都挺早的。 像原主十七岁成亲,都已经是晚的了,除非要守孝什么的,不然女孩子十五六岁嫁人的大把,男子也是十七八岁左右成亲。 莫玉婵一脸失落地拉着她,“以后也不知道何时能再见了。” “没事。”郁离很淡定,“等你回京城时,应该就能见到了。” “啊?” 等莫玉婵得知,乡试过后,郁离会和傅闻宵进京赶考,惊喜得不行。 “真的呀?那到时候你岂不是还能送我出嫁?”她扒着郁离,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,“离娘,我希望你能送我出嫁。” 郁离道:“看情况,如果时间恰当的话。” 两人在房里说了会儿话,莫玉婵又拉郁离去院子里逛,看院子里的菊花。 菊花开得正好,她们去采菊花,让人送去厨房,做几道菊花的菜。 在莫家待了大半天,等郁离告辞离开,正好遇到下衙回来的莫学政。 莫学政只是一愣,很快就收敛脸上的神色,和她寒暄,然后和夫人、女儿一起送她离开。 将人送走后,莫学政小声地问夫人,“郁姑娘今儿怎么来了?” “自然是你女儿请过来的。”莫夫人说,“你女儿前阵子就一直给她下帖子,后来碍于傅世子要参加乡试,郁姑娘一直没过来。” 莫学政闻言,嘀咕道:“等乡试过后,估计他也要进京赶考了罢?” “可不是。”莫夫人说,“女儿和我说了,她说郁姑娘也会和傅世子一起进京,她还想以后让郁姑娘送她出嫁呢。” 莫学政听后,忍不住哀声叹气,“希望女儿能如愿罢……” 等傅世子回京,谁知道京城的局势会如何? 他突然挺担心的,只希望女儿的亲事能顺利,别出什么幺蛾子才好。 ** 离开莫家后,郁离顺便去城南的店铺。 郁金在铺子里看账本,见到她,忙问姐夫那边顺不顺利。 今天是乡试入场,一大早她心里就惦记着这事,做什么都心不在焉,生怕姐夫那边不顺利。 郁离笑道:“放心,挺顺利的,你别多想。” “姐夫的身体……”郁金有些纠结。 乡试可要考九天呢,每一场只有一晚可以回家休息,然后又继续下一场,再强壮的男人都支撑不住,更不用说傅闻宵是出了名的体弱多病。 郁离道:“他的身体已经好啦。” “真的?”郁金不太相信,嘀咕道,“可是姐夫现在看着挺清瘦的……” 更不用说第一眼的印象,当初还以为是个将死之人,没想到他居然能挺过来,然后一路科举,都考到乡试。 在郁金心里,傅闻宵这姐夫就是个病弱书生,乡试那样的环境,他咋能熬过来。 郁离发现,对于傅闻宵这次的乡试,周围的人好像比他本人还要焦虑。 至于她,虽然也担心,但只是担心贡院环境不好,他这人讲究,会熬不住罢了。 郁离安抚妹妹一通,又在店里蹭了顿晚饭,方才回汪家的宅子。 - 转眼三天过去,郁离坐汪家的马车去贡院接人。 贡院外的人很多,都是来接考生的,等贡院的门一开,看到那些脚步虚浮、仿佛熬了三天三夜的考生,便明白为何有这么多人来接。 老实说,这些考生的状态非常不好,一个个像瘾君子似的,身上也是乱糟糟的,还有一股浓烈的异味。 这也能理解,毕竟南郡省这边,八月的天气仍是非常闷热,那么多人挤在贡院里,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地方,难免会有味道。 在这群瘾君子似的考生中,傅闻宵颇为引人注目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