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四百六十三章  (第2/2页)
亢亲征,带领荣一师、骑兵一师、骑兵二师、骑兵三师、特战师和骑兵四师,远征西羌,平定了由唐旄羌人挑起的叛乱。    甚至一直深入青藏高原,征服了发羌人,将大汉帝国的统治疆域扩展到了青藏高原之上。    南方的战事告一段落之后,除了在交州和扬州的沿海地区,留驻了少量部队,以防止刘备和孙权的残余势力兴风作浪,其余军队都返回了北方。    同时扩建番禺的海军基地和造船厂,新组建中央海军南海舰队,任命鲁肃为南海舰队的司令官,主持海军日常事务。    此时中央海军共有四支舰队,渤海舰队、黄海舰队、南海舰队和印度洋分舰队,此外还有黄河和长江两支江防舰队。    四大舰队,除了渤海舰队,其余三支舰队每个舰队都装备了一艘帝国级风帆战列舰做为旗舰。    实力弱小的吴国海军,只能与大汉的海军玩玩捉迷藏。    偶尔碰到落单的大汉的战船也敢上前挑衅一下,其余时间则都是神出鬼没的。    汉军进攻了两次东吴海军的母港高雄,却都没有什么收获。    高雄港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,易守难攻,海岸上的炮台,也安装了十寸火炮,射程极远,汉军战船轻易不能靠近。    吴军偷偷摸摸的在菲律宾建立了海外殖民地,他们掌握的造船技术和火炮技术,虽然造不出来帝国级这样的大帆船,也造不起。    可是造一些五百吨级的大帆船还是能够做到的,他们也进行海上走私,偷偷开辟了通往东南亚甚至是印度洋的航线。    海上走私贸易和殖民地的税收成为了吴国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来源,支持了它的苟延残喘。    内战终结,吕布对国防军做出了一定的调整,精兵简政势在必行。    特别是骑兵部队,数量遭到了削减,步兵部队有所增加。    科技研发成为了重中之重,庞大的军费开始向武器研发上倾斜,并且开始进行军用转民用的尝试。    军工产业蓬勃发展,来自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大笔订单,使得这些工厂开足马力生产,特别是一些汉军淘汰或者正要淘汰的装备找到了合适的下家。    坚持不懈的教育制度改革,初见成效,所有的州郡县都成立了各自的小学堂,中学堂,州一级还成立大学堂。    几乎所有适龄的孩子都会去学堂上学,扫盲工作开展的卓有成效,全国的识字率大大提升。    即使是在北方的草原上,吕布也坚持为牧民的孩子们开设学堂,教育部难以到达的地方就由军队的书记官充当老师。    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越来越少,不是被汉人奴役就是被赶到更北面的荒原去,那些奴隶私掠队渐渐失去了猎物的来源。    他们已经开始转移到中亚和西亚地区去了,那里有许多新的土地,和新的发现。    大汉政府也在有组织有计划的向这些地方移民,以人口蚕食整个世界。    而随时商队往来的频繁,各色人等都混进了各国与大汉贸易的商队,丝绸之路进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期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