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分段阅读_第 122 章  (第1/1页)
    娘娘万福。”    盛姮问道:“模样倒生得俊俏, 师傅如何称呼?”    御厨垂首道:“小的姓唐,名糖。”    盛姮又是一惊,眉目间生了奇, 道:“唐糖?这般甜的名字可真不像个男子该有的。”    “回娘娘的话,我们那边有个说法,男生女名好养活,只是年岁大了后,奴才也觉这个名字不大合适,便将蜜糖的“糖”字,改为了堂堂正正的“堂”。”    盛姮道:“如此一改,倒是略妙。”    “多谢娘娘夸赞。”    刘安福既然将人带到了,自然免不得如王婆卖瓜般,先自个将货吹嘘一番。    “奴才不敢瞒昭仪娘娘,此人既是宫中御厨,亦是奴才的义子。俗话说,举贤不避亲,他虽是奴才的义子,但在做糕点上,确然极有本事,膳房里,陛下每日所用的糕点多是出自他之手。这小子,光是靠着糕点,就不知拿走了陛下多少赏钱。”    盛姮浅笑道:“刘总管举荐的人,本宫用着自然是一万个放心。”    刘安福又陪笑了几句,便告退了。    待刘安福走后,盛姮开始仔细地打量起了唐堂,半晌后,微笑道:“日后,还望小师傅多指教了。”    唐堂闻后,露齿一笑,    这般真诚的笑,瞧得盛姮心头极是舒坦。    “娘娘可莫要被奴才这张脸给骗了,以为奴才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厨子。”    盛姮瞧他面容,确然是十七八的样子,有些惊道:“原来你已及冠了。”    唐堂道:“岂止及冠?奴才都快至而立之年了,家中大的孩子,早去私塾念书了,小的那个,也能日日上街打醋了。”    盛姮道:“原来不是小师傅,是个老师傅。”    唐堂道:“这声老师傅,便又将奴才叫老了。像奴才这种不大不小,年岁尴尬的,怕只能叫一声中师傅。”    盛姮奇道:“这世上哪有中师傅这种称呼法?”    唐堂笑道:“娘娘说有,那便有了。”    “本宫又非陛下金口,岂能说有就有?”    “娘娘虽无金口,可却有仙口,方才奴才一见娘娘,还道自己去了天上。”    盛姮秀眉微皱道:“此话何解?”    “若非到了天上,又岂能瞧见像娘娘这般美貌的神妃仙子?”    盛姮止不住笑斥道:“贫嘴。”    盛姮一笑,当真令三千佳丽无颜色,唐堂见后又是一愣,欣喜道:“娘娘总算笑了。”    盛姮不解道:“自一入内,本宫便笑了好几回,你这‘总算’二字又从何而来?”    唐堂认真道:“恕奴才直言,娘娘先前的笑皆是假笑。”    盛姮听到此,心头已生不悦,她当久了君王,最怕的便是心思让人瞧破。    唐堂见盛姮面色有变,但仍壮着胆子,接道:“但方才,娘娘是真笑。”    盛姮敛笑道:“真笑如何,假笑又如何?”    唐堂不答反问道:“奴才斗胆问娘娘,娘娘爱吃糕点吗?”    盛姮淡淡道:“尚可。”    “奴才斗胆再问娘娘,娘娘吃完糕点觉得快乐吗?”    盛姮想了一会儿,道:“糕点入嘴,滋味香甜,确然易使人快乐。”    唐堂笑道:“正如娘娘所言,这糕点本就是一件易使人快乐的东西,所以这做糕点时,也应持着喜悦之心,若是愁眉苦脸着,那做出的糕点,吃下去后,也让人难生愉悦之感。”    盛姮道:“你这番见解,倒是新奇。”    唐堂神情更为认真道:“所以奴才斗胆,望娘娘学做糕点时,能心怀喜悦。也因如此,奴才刚刚做的第一件大事,便是让娘娘露出真笑。”    ……    御膳房人多而杂,盛姮自不会亲临,便寻了一处暂无人用的小厨房。    她yu给皇帝一个惊喜,让刘安福帮忙寻人时,还特意嘱咐了,此事不得告诉皇帝陛下,刘安福面上称是,一到御前当差,便笑着将此事说与了皇帝听。皇帝那时正为政事焦头烂额,可一听此事,满布愁云的脸上竟露了一丝晴,笑道:“她倒还真学乖觉了。”    刘安福又问道:“不知陛下yu派哪位御厨担此重任?”    皇帝合上一本刚批完的折子,又打
		
		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